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叙事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DOI: https://doi.org/10.64083/SSE2520505
作者
杨宗娟,宋亚齐,郭冬燕
摘要
本文系统梳理了乡村建设运动的起源脉络,深入探究其形成的历史语境与内在动因。继而聚焦梁漱溟、晏阳初两位核心代表人物,对其乡村建设实践进行学理分析,详细阐释二者差异化的理论体系、实践策略及其现实成效。梁漱溟构建以伦理情谊为纽带的组织架构,依托乡农学校、自卫组织与合作社模式,着力推进乡村自治与教育革新;晏阳初则通过“四大教育”体系与定县实验,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与社会治理改良的有机结合。研究基于历史经验的深度剖析与反思,结合一号文件关于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建设及治理水平的策略导向,提出新时代乡村振兴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凸显农民主体地位,秉持因地制宜原则,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策略体系配套,以此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上述结论与建议旨在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对实现乡村社会全面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
关键词
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晏阳初;乡村振兴